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医院新闻

新闻中心

2024年心身医学中西医结合学术交流会议系列专题报道——肿瘤心身论坛专题报道

发布时间:2024-12-12
字号: + - 14

11月24日下午的肿瘤心身论坛,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田雪飞主席致开场辞后拉开了帷幕。论坛通过医师报TV、医师报专科频道、微博健康、新浪直播间、海上名医、百度健康、白阿大褂平台等同步直播,累计播放量达42.9万余人次。大会主席由田雪飞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解亦斌教授共同担任。本论坛共有7位专家带来了精彩的学术汇报。

图片 1.jpg

前三位专家的主持由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的李泉旺教授担任。

首先带来演讲的是来自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的曾普华教授,题目是《基于“癌毒驱动—态靶医学”探讨中西整合防治肿瘤之路》。曾普华教授的演讲主题聚焦于中西整合在肿瘤防治方面所蕴含的重要意义、所运用的创新研究方法、在实际临床中的实践应用情况以及所积累的一系列成功案例等多方面内容。中西医整合不仅能够兼顾肿瘤疾病本身的复杂性,还能从患者整体身体机能与恢复潜力等多方面综合考量。通过中西医结合的协同作用,在大量的临床实践中已经产生了极为显著的治疗效果,诸多肿瘤患者在这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案下,症状得到了更为有效的缓解,生命质量得到显著提升,生存周期也得以延长,为肿瘤医学领域的治疗思路与实践发展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范例与方向指引。

图片 2.jpg

下一位讲者是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何裕民教授,何教授的主题是《肿瘤的心身综合干预纵横谈》。何教授提出了肿瘤患者在心理和生理上的综合干预方法,分享其在肿瘤治疗领域的临床经验。何教授强调心理干预在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性,其指出在肿瘤的治疗体系里,心理层面的因素深刻影响着治疗的走向与成效。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促进身体内分泌系统的良性调节,增强机体对癌细胞的抵御能力。患者应改变认知,从单纯依赖医疗手段的思维定式中跳脱出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自身心理建设中来,学会运用各种心理调节方法,与传统的中西医治疗手段相结合,形成全方位的抗癌合力,实现从消极应对到积极抗争、从被动治疗到主动康复的关键转变。

图片 3.jpg

随后,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唐丽丽教授做了《以循证研究推动心理社会肿瘤学学科发展》报告。唐教授在报告中突出了循证研究对于心理社会肿瘤学领域的核心价值,指出近年来将社会心理干预纳入肿瘤临床常规的循证研究已逐渐展开。国内外在肿瘤社会心理学领域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新的高水平研究证据,这不仅为提升肿瘤临床社会心理服务的质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且通过综合肿瘤学、姑息治疗医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采取基于循证医学的干预措施,已被证实能有效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图片 4.jpg

第二位主持是大会主席解亦斌教授。解教授首先介绍了广东省中医院的张海波教授。张海波教授的主题是《针刺改善癌痛抑郁及效应机制研究》。张教授的报告展示了针刺治疗在提高癌症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无病生存期以及改善疼痛和抑郁情绪方面的显著效果。他的研究不仅为中医药在肿瘤治疗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推动了心理社会肿瘤学的发展,并在国际医学界展示了中国在该领域的学术成就和影响力。

图片 5.jpg

紧接着,浙江大学医学院徐晓军教授带来了《抗肿瘤天然产物的发现与机制研究》的演讲,徐教授通过深入分析中药活性成分,揭示了其在抗肿瘤方面的重要作用。这些发现不仅为开发新型抗肿瘤药物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未来的临床治疗和药物研究开辟了新路径。

图片 6.jpg

第三位主持是大会主席田雪飞教授。田教授首先介绍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陈震教授。陈震教授的报告主题为《胰腺癌的辨证治疗》。陈教授的报告围绕晚期胰腺癌的辨证特点,详细介绍了以中医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并分享了在临床实践中取得的良好疗效。他强调了中医治疗中“证型”的核心地位,并探讨了辨证治疗的理论基础,为胰腺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图片 7.jpg

最后一位讲者是来自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的沈剑刚教授,沈教授分享了《整合医学促进肿瘤病人长期带瘤生存的治疗策略》。沈教授在报告中提出了通过整合中西医优势资源,为肿瘤患者提供更为全面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他指出,整合医学不仅关注肿瘤的局部治疗,更重视患者的整体状况和生活质量,旨在实现肿瘤患者的长期带瘤生存。沈剑刚教授的报告基于其在中医药治疗领域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治疗视角,为肿瘤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带来了新的希望。

图片 8.jpg

最后论坛主席解亦斌教授进行总结致辞,论坛在大家对中国中医心身医学事业发展的美好展望中落下了帷幕。来自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带领各位学员和参会者展开了中西医传统与现代的交流、肿瘤背景下的心身医学的对话,受到了参会者的广泛好评,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反响,对今后肿瘤领域心身医学的多元化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文/白琛、王思懿

图/白琛、王思懿

审核/郭蓉娟

Baidu
map